健康教育专栏 最新动态

二胎妈妈看过来~论产后盆底评估治疗的重要性

2021-11-19 09:58产科



女性盆底肌顾名思义就是骨盆底部的肌肉,它像吊床一样,承托和支持着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脏器,让他们处于正常的位置。多亏了这张“吊床”,才不会让这些脏器在您剧烈运动时掉出来。
有些妈妈生第一个孩子时,大都比较年轻,身体条件好,即使在怀头胎的时候,已经出现一些盆底损伤的症状,比如轻度的尿失禁,但想着年轻就没有在意,到了二胎的时候,尿失禁、阴道壁膨出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研究表明,盆腔器官脱垂与产次成正比,一胎发病率12.8%,二胎发病率18.43%,三胎发病率24.6%,也就是二胎后,每五个女性有一个可能会发生脱垂,这也在临床得到了证实。
盆底肌其实是个慢性损伤的过程,没有明显症状也需要进行盆底评估。


盆底的位置和功能很特殊,是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但是却承担了身体70%的重量,在日常生活中默默守护着我们,很多妈妈是在怀孕后后期出现打个喷嚏就漏尿,一胎的时候没有发生过,这是很多二胎妈妈的真实写照,那么我们在第一胎产后出现盆底肌功能性障碍的时候,如果不及时康复,在二胎中,症状就会容易加重,所以,在盆底康复的黄金期,一胎二胎都拖不得,我们盆底治疗是有预防治疗的黄金期,一般是在女性产后42天至六个月。
产妇一胎产后,若没有进行盆底肌的锻炼和康复治疗,不仅在二胎孕中和产后症状加重,而且随着年龄增大和激素水平下降,到绝经年龄时,将会是尿失禁和子宫脱垂的高发期,那么原来简单有效的电刺激治疗将无能为力,不得不需要手术的介入。
为满足广大女性朋友盆底康复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疗的需要,安顺市人民医院产科引入先进的产后盆底保健服务理念,引进精良的医疗设备,全方位为女性朋友提供盆底功能筛查、治疗及康复训练指导等多项诊疗服务。

适应症:

1、盆底肌肉松弛
产后42天产妇、30岁以上已婚妇女、阴道松弛。
2、排尿障碍
尿失禁、尿潴留、漏尿、尿频尿急尿不尽。
3、盆腔脏器脱垂
阴道前后壁膨出、轻度子宫脱垂、膀胱脱垂。
4、疼痛治疗
盆腔痛、盆底痛、切口疼痛、产后腰背痛、耻骨联合分离痛。
5、性生活不满意
性交疼痛、性欲减退。

安顺市人民医院产科盆底康复中心,凭借着高科技的生物反馈技术,精确客观地检测、评估盆底肌肉的肌力情况和纤维受损类型,制定出个性化治疗方案,患者经过无创无痛、轻松愉快的治疗过程,增加阴道的紧缩度,提高性生活质量,同时有效预防、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如尿失禁、子宫脱垂,性功能障碍等。
咨询电话:33835813、33222163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安顺市人民医院门诊3楼产科门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