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专栏 最新动态

肥胖减重健康科普

2024-04-26 16:01

一、定义、分类

肥胖症是指机体脂肪总含量过多和/或局部含量增多及分布异常,是由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代谢角度分型为:1)代谢健康型肥胖;2)高代谢型肥胖-高尿酸亚型;3)高代谢型肥胖-高胰岛素亚型;4)低代谢型肥胖。临床上肥胖的临床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指标,BMI 是肥胖测定的最常用指标和公认标准;腰围、臀围和腰臀比可作为区分周围性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初步判断指标;进一步检查可判断脂肪含量和全身脂肪分布,多采用腹内脂肪测定或双能 X 线方法。

(2)代谢指标及肥胖并发症评估,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器官功能测定(如心、肺、肝、肾)及代谢状态(糖脂代谢指标)和内分泌指标(如甲状腺功能、性腺功能及下丘脑-垂体功能)评估,必要时测定炎症因子和免疫指标,根据代谢异常程度或并发症多少对肥胖程度进行评估。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诊断标准:1)18.5~25 kg/m2,为正常体重;2)25~29.9 kg/m2,为超重;3)BMI≥30 kg/m2,为肥胖。


二、危害

肥胖症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不仅影响我们的外貌,更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是六大致死致残主要危险因素。肥胖症可能引发多种疾病,如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前期、2 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肝(或代谢相关性脂肪肝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不孕症、男性性腺功能减退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哮喘/反应性呼吸道疾病、骨关节炎、张力性尿失禁、胃食管反流综合征以及抑郁症等,其次肥胖与痛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的关系也极为密切,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

三、预防与治疗

肥胖症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除了合理膳食、科学运动和心理调节外,还应该避免长时间久坐不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时进餐、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等。此外,定期监测体重和身体状况也是预防肥胖症的重要措施。

1、生活方式干预:包括营养、运动干预

营养干预是最基本的减重手段,但由于地域、种族及生活习惯等差异,很难统一。2021 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提出的健康膳食的原则是:营养均衡、长期获益、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状态,肥胖患者也应遵循上述原则。




2、合理的运动干预(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有氧合并抗阻运动等)能减轻肥胖、改善血压、血脂和胰岛素抵抗,降低高血压、2 型糖尿病、癌症的发生率,降低全因死亡率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提高肌肉质量和骨密度,以及减轻焦虑和抑郁,改善心理健康、认知健康和睡眠等。





肥胖的干预和治疗需要运用多种手段,包括教育、饮食、运动、生活方式及心理的干预及药物治疗作为辅助治疗,代谢减重手术是治疗重度肥胖的有效手段。临床实践中单一治疗方法往往不能取得理想并持久的减重效果,以疾病为中心的个体化治疗可以更合理有效地达到治疗目标。


四、管理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承担肥胖的预防、初步诊断、治疗、并发症的防治及长期随访管理工作,能够识别出不适合在基层诊治的肥胖症患者并及时转诊。管理目标是减轻体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肥胖症基层管理流程见图 1。

图1 肥胖症基层管理流程图




 

安顺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MMC中心(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配备专业医疗设备,竭诚为各位肥胖患者进行个体化方式、全方位服务、多层次减重管理。





内分泌科

2024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