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本清源说说中医把脉这个事

2022-08-19 17:23宣传科



小编王医生,毕业到工作已经8年,曾几何时,小编被传说的神医所迷惑,经常听说某些神医非常厉害,把脉就可以知道患者生了什么病。哇!一把脉就知道你得了高血压,一把脉就知道你得了糖尿病,甚至一把脉就知道你得了肿瘤。就连小编本人都恨不得磕几个响头,拜神医为师。

后来,小编遇到了这样的把脉神医,遇到了把脉看不出来这些病,但是可以治疗好这些病的神医。于是乎,在经历过后, 小编想说说神医把脉这个事。




       首先,还是说说传统中医里对于脉学的认识。最早记载脉学的内容,我们大众看到的是《黄帝内经》,然后脉学体系的初步建立是《脉经》。自《脉经》后,各种脉学书籍,层出不穷。但从古至今,传统的中医学里,没有“高血压”、“胃炎”、“肿瘤”、“结节”等等病症名词。也没有哪本脉学书籍里,告诉说,哪个脉象就是指得了肝硬化等等。传统脉学大多数的脉学书籍,仅仅告诉去判断阴阳寒热虚实表里,或协助六经辩证或协助脏腑辩证。
其次,传统中医治疗学里,没有专药或者专方来治疗所谓的“高血压”、“高血脂”、“胃炎”、“肿瘤”,因为古人还没认识到这些病名,也没有发明出这些疾病的名称,既然连基本的认识都没有,治疗上自然不会针对这些疾病而治疗了。古人对于疾病的认识,往往更重视症状,所治疗的也是这些症状,而不是所谓的疾病名称。古人采用的治疗体系是六经辩证、脏腑辩证、经络辩证、三焦卫气营血等辩证方法,这些辩证的方法,就是古人对于疾病的认识,也就是古人治疗疾病的根据,那么脉诊仅仅是这些辩证系统的一部分,还需要综合患者症状去判断。
虽然说医学在发展进步,中医的脉诊也应该与时俱进,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毕竟不是坏事,也代表了中医学的进步。然而,却也带来了一定的误导作用。误导很多患者或者年轻医生,过度的去重视脉诊。相信每个中医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患者来了一伸手,就让你看病,你说不对,证明你没有水平,不是好中医,或者坊间传说哪位中医多神奇,一把脉什么都知道了。把脉诊作为一个评价中医优劣的一个标准,有失偏颇。
不管凭借脉诊诊断出什么疾病,一位中医说开的处方或所针刺的穴位,都是应用了中医原有的辩证体系,而不是根据脉诊所谓的什么病、用什么方。如果真的可以什么病用什么方,那么就不用中医医生,只留下所谓的胃炎方,糖尿病方,高血压方,就可以了,还需要中医医生做什么呢?

医师节即将来临,作为一位中医,写下这段肺腑之言,仅代表个人观点,目的是希望患者大众和年轻中医医生,不要盲从,理性择医,相信中医,但不要盲目的判断中医医生,中医的生命力,在于疗效,只要有效果,就是好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