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心”危机!高温天心梗风险不可忽视

2025-08-05 09:23宣传科

图片
图片
图片

炎夏心梗预警

高温天的隐形杀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盛夏高温,心梗风险悄然增加,警惕心血管健康!

01

炎夏'心'危机!高温天心梗风险不可忽视

上周末,诸多家庭正悠然自得地享受惬意的周末时光,然而我院心血管内科却相继收治了六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图片

这六例患者背后对应着六个家庭,患者性别涵盖男性与女性,年龄跨度从老年至青年。虽经心血管内科及时开展手术救治,患者病情已渐趋稳定。但这却发人警醒:为何会有如此多的心肌梗死病例?不是说冬季才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吗?

在此,医生郑重提醒广大市民,夏季同样是心肌梗死的高发季节,务必予以足够重视,并做好预防措施。

02

夏天心肌梗死高发的原因

血管扩张与血压波动:高温时人体皮肤血管扩张以散热,外周血管阻力下降,血压降低,心脏需加快心率和增强收缩来维持血压,心肌耗氧量增加。同时血管扩张可能引起血压波动,增加心梗风险。

图片
图片

血液粘稠度增加:夏季出汗多,若不及时补水,血浆容量减少,血液黏度增加,血栓形成风险上升。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血管内皮损伤,斑块易破裂引发心梗。

交感神经兴奋:天气炎热使人烦躁、焦虑,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促使体内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梗。

室内外温差过大:夏季空调使用频繁,室内外温差大,冷热交替易引起血管收缩,特别是冠状动脉发生痉挛,可能导致心肌缺血,诱发心肌梗死。

图片
图片

作息紊乱,过度疲劳:夏天昼长夜短,人们容易熬夜、睡眠质量下降,加上饮食不规律,如暴饮暴食、饮酒过多,都会加重心脏负担。

胃肠疾病:夏季气温高,人们易出现急性胃肠炎,腹痛、腹泻使胃肠道和全身对血流的需求增加,也增加了心脏的工作负担,对本来就有冠心病的患者,腹泻成了导致心脏血流供需失衡的原因。

腹泻还可使体液丢失,大量电解质失衡,容易导致低钾血症,诱发心律失常,严重心律失常可导致低血压、意识丧失,甚至猝死。

03

夏天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

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人群;有肥胖、吸烟、高龄、早发猝死家族史等的人群,特别是既往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

喜食冷饮的年轻人:夏季新陈代谢旺盛,容易大量出汗,又喜食冷饮、贪凉的年轻人群,容易造成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律失常或急性心肌梗死。

图片
图片

不良生活习惯人群:既往有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的青年人,工作压力大、熬夜、交感张力高的人群。

04

夏天预防心肌梗死的措施

补充水分:每天至少补充2000毫升水分,出汗多时可补充含钾、钠的电解质水,如淡盐水、运动饮料。

图片

避免冷热刺激:空调温度不宜调得过低,一般设置在26℃左右为宜,室内外温差最好不要超过8℃。从炎热的室外进入凉爽的空调房或从空调房外出,可以先敞开房门,在门口站一会,给身体一个缓冲适应的时间。

图片
图片

避免饮用温度过低的饮品,不要洗冷水澡

图片
图片

合理运动:避免在中午11点到下午4点之间进行户外活动,可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等,运动强度以运动后微微出汗、呼吸略快但仍能保持正常交谈为宜,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60分钟左右。

图片

饮食调节: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的食物,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类、瘦肉、豆类等。

疾病管理: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患者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如有异常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保持心态平和:可以通过听音乐、读书、与朋友聊天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态平和、心情舒畅。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科普宣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审:黄青

二审:杨蔚蓝

三审:胡晓兴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