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边缘,家属拒绝手术后的生命奇迹!
2025-07-12 08:46宣传科
当被子掀开,浓烈的腐败气味瞬间弥漫病房——64岁患者的肛周至腹部皮肤已发黑肿胀,犹如死亡拓下的印记。安顺市人民医院肛肠科副主任龙启军的心猛地一沉:这是他从医生涯中遭遇最凶险的坏死性筋膜炎。C反应蛋白爆表至450mg/L,降钙素原超出正常值近千倍,毒素正疯狂侵蚀患者全身。“病情凶险,命悬一线,必须立刻手术!”龙启军的诊断斩钉截铁。


悬崖边的抉择:当家属说“不”

然而,听闻手术需进ICU且费用高昂,家属绝望摇头:“保守治疗吧,实在不行……就回家。”经济的重担与对风险的恐惧,让他们拒绝这唯一生路。彼时,坏死的阴影正如毒藤在患者体内急速蔓延,每一秒的拖延都在将生命推入深渊。
面对“手术风险太大”的担忧,龙启军没有退缩,科室团队进行充分的术前讨论。“毒素正在摧毁您父亲的心肝肾!保守治疗如同杯水车薪!”他恳切地剖析利害,“手术虽九死一生,但这是最后的光!”在反复沟通中,他最终以“整个团队愿陪老爷子拼一次”的承诺,艰难叩开了家属紧闭的心门,换来一份沉甸甸的签字。

无影灯下的生死时速

手术室气氛凝重如铁。刀锋划开发黑肿胀的皮肤,眼前景象令经验丰富的医护也心头震颤——深部筋膜大片坏死,脓液横流,坏死边界仍在蔓延。血小板极低导致创面止血异常艰难,每一刀的精准切割都如履薄冰,既要清除全部坏死组织,又要竭力保护重要神经与器官功能。汗水浸透手术衣,恶臭充斥空间,两个多小时的鏖战,是与死神面对面的抢夺。



ICU里的微光守望

术后48小时,危险仍未解除。感染指标居高不下,肝肾功能跌至危急值。管床医生蔡萍及ICU团队如同精密运转的仪器,调整着呼吸机参数、计算着最精准的药物剂量、监测着每一点细微的生命指征变化。临床药师孟凡堰根据患者的感染情况随时指导抗菌药物的个体化治疗,龙启军则坚持每日两次亲自换药清创,护理人员悉心照护。时间在监护仪的滴答声中焦灼流淌,直至术后第72小时——血压曲线终于挣脱升压药的束缚,血氧稳步回升!衰竭的器官,在极限救治下艰难重启。七昼夜后,生命惊险跨越生死线,转回普通病房,并于近日出院。




“这是我职业生涯最惊心动魄的战役,”龙启军坦言,“家属放弃,手术如走钢丝。但看着老人最终走向新生,这份骄傲无可替代。”
真正的医者,并非不知深渊之险,而是在理解与坚持的桥梁上,向迷雾中的绝望者伸出双手,引领他们穿越恐惧的激流,最终抵达名为“生”的彼岸。每一次对生命的敬畏与执着,终将化为刺破绝境的微光,照亮生命重生的晨曦。

供稿:肛肠科 龙启军
编审:林想
二审:韩翼 杨蔚蓝
三审:闵泽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