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四时养生
2025-06-20 12:20宣传科
人以天地之气生
四时之法成
人与天地万物均为一个整体
养生应当顺应自然
依据四时变化而变
那么如何顺应自然,依据四时而养生呢?


以24节气为例
春季养生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特点:阳气升发,万物复苏。肝气当令。
重点:疏肝理气,助阳升发。
养生要点
(1)起居:“夜卧早起”(比冬天稍晚睡,早些起床),舒展身体,衣着宽松舒适(“披发缓形”),注意“春捂”防风邪。
(2)情志:保持心情舒畅,戒怒戒郁,多接触大自然。
(3)饮食:宜辛甘发散之品(如葱、姜、蒜、韭菜、香菜、芽菜、豆芽、香椿、荠菜),少食酸涩收敛之物(如山楂、乌梅)。适当增加蛋白质(豆类、蛋类)。
(4)运动:适合户外活动,如散步、踏青、太极拳、八段锦等柔和舒缓的运动,促进气血流通。


夏季养生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特点:阳气最盛,暑热湿重。心气当令。
重点:养心护阳,清热解暑,健脾祛湿。
养生要点
(1)起居: “夜卧早起”(顺应昼长夜短),保证午休(养心),避免烈日暴晒,注意室内通风降温,但不可过度贪凉(空调、冷饮)。
(2)情志:保持平和愉悦,“使志无怒”,避免急躁暴怒(易伤心)。
(3)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水分。可食清热解暑、生津止渴之品(如绿豆、冬瓜、黄瓜、苦瓜、丝瓜、西瓜、荷叶、莲子心、酸梅汤)。适当增“苦”(清心火)、增“辛”(发散湿气如姜)。少食油腻、煎炸、过甜食物。注意饮食卫生。
(4)运动: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凉爽时进行,强度不宜过大,避免大汗淋漓伤津耗气。游泳、散步、太极拳等。

秋季养生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特点: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气候干燥。肺气当令。
重点:养阴润燥,收敛肺气。
养生要点
(1)起居: “早卧早起”(顺应阳气收敛),保证充足睡眠。注意保暖,尤其肩背、腹部(防凉燥入侵)。
(2)情志:保持情绪安宁,避免悲秋伤感(易伤肺)。可登高望远开阔心胸。
(3)饮食:宜滋阴润燥、生津养肺之品(如梨、百合、银耳、莲子、山药、莲藕、蜂蜜、芝麻、杏仁、豆浆)。少食辛辣发散(如葱姜蒜、辣椒)、烧烤油炸等燥热食物。可适当吃些酸味(如葡萄、山楂、醋)以收敛肺气。
(4)运动:选择平和运动,如慢跑、登山、太极拳、八段锦等,避免剧烈运动大汗淋漓。


冬季养生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特点:阴气最盛,阳气闭藏,气候寒冷。肾气当令。
重点:补肾藏精,温阳御寒。
养生要点
(1)起居: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保证充足睡眠,利于阳气潜藏)。注意防寒保暖,尤其头、颈、背、足部。避免汗出当风。
(2)情志:保持精神内守、安宁恬淡(“使志若伏若匿”),避免恐惧惊吓(易伤肾)。
(3)饮食:宜温补、益肾填精之品(如羊肉、牛肉、鸡肉、核桃、板栗、黑芝麻、黑豆、枸杞、桂圆)。适当增加咸味(入肾)。可适量进食温热食物(如姜汤)驱寒。忌食生冷寒凉之物。
(4)运动:选择在阳光充足、相对温暖的时段进行。以室内或和缓运动为主,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避免剧烈运动和出大汗(以免阳气外泄)。

法于阴阳,合于术数,起居有时,顺应天时,乃养生长寿大法。总体而言,四时养生就是根据岁气特点、不同的季节,调整自己的作息、饮食、衣着、生活习惯等,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