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协作|三大难关拦路——MDT攻克妇科大出血伴严重脊柱畸形及重度通气障碍难题
2025-07-31 09:11宣传科
饱受病痛折磨长达5年之久的王女士(化名),终于在我院妇科二病区联合麻醉科等学科组建的MDT(多学科诊疗)手术团队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下重获健康。
王女士患有黏膜下子宫肌瘤,每次月经都伴随着危险的大出血。更棘手的是,还有严重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糖尿病等疾病一直困扰着她。近半年来,情况急转直下,多次依靠抢救性输血才得以保住性命。


入院时的CT影像
为了治病,王女士和家人跑遍多家医院,却一次次失望而归,她的身体状况实在太特殊,手术风险极高。
麻醉,难上加难!严重的脊柱畸形让常规的气管插管操作几乎不可能;她肺功能极差,术后脱离呼吸机极其困难,随时可能发生呼吸衰竭,连常见的腰硬联合麻醉也无法实施。
手术姿势,无法摆平!由于身体扭曲,常规妇科手术所需的体位她根本做不到,手术视野暴露困难。加上肺部畸形的影响,连创伤较小的腹腔镜微创手术这条路也被堵死。
身体虚弱,扛不住折腾!王女士长期依赖呼吸机,血氧水平低,体质极其虚弱,合并症又多。这样脆弱的身体状态,手术中稍有闪失,术后感染和各种并发症的风险极大。

2025年6月,在安顺市妇科专科联盟成员单位镇宁县医院妇科的帮助下,王女士被转诊至我院,我院妇科二病区(肿瘤盆底病区)迅速启动了多学科诊疗(MDT)机制。
麻醉科专家任雪锋、文语高、管勇凭借高超技术和丰富经验,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技术,成功完成了极其困难的气管插管,并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沉稳地维持着王女士脆弱的生命体征;
妇二科雷玲主任带领的手术团队巧思破局,常规手术体位行不通?她们巧妙地利用特制软垫进行支撑和调整,创造出了一个相对安全、术野可操作的位置。腹腔镜行不通?那就用技术更纯熟的开腹手术精准施治,成功完成了风险极高的子宫全切手术。
术后,接力棒交给了妇二科专业的护理团队。在她们的精心照料和严密监护下,王女士的生命体征日趋平稳,恢复良好。仅仅5天时间,这位曾经命悬一线的患者就顺利康复出院了。


出院时的CT影像
雷玲在回顾这次惊险的成功救治时深有感触:“王女士的成功救治,是我院 ‘一切为了患者’ 精神的生动实践,正是MDT模式打破了学科间的壁垒,形成守护生命的‘合力’。它不仅攻克了‘不敢治’的难题,更确保了‘治得好’的质量。”她表示,妇科团队未来将继续聚焦疑难重症及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依托MDT模式,持续提升区域妇科诊疗水平,为挽救更多生命全力以赴。
安顺市人民医院的多学科协作(MDT)模式,从来不是简单的科室联合,而是以患者为中心的“生命护航体系”。在王女士的案例中,它展现了强大的力量--整合最优资源,定制个性化方案,突破单一学科的局限。这不仅是我院妇科及相关学科顶尖技术实力的有力证明,更是安顺地区整体医疗水平提升的缩影。通过这种深度的多学科协作,能让更多的复杂重症患者,在家门口就能获得及时、高效、安全的高水平救治,这正是作为医者不变的初心与使命。


供稿:王丽娟(妇科二病区)
编审:王昊宇
二审:雷玲、杨蔚蓝
三审:闵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