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整顿在行动·九秩行医路(十二)】白衣执甲,逐梦医路 —— 一位核医学医生的初心与成长
2025-07-09 08:37宣传科

教育整顿在行动
我的从医路
回望初心谈感想

谢小春

安顺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
初心萌芽:源于使命与追求
幼时的我体弱多病,每日辗转于小诊所、卫生院与县医院之间。数不清的针头刺破皮肤,数不尽的苦涩中药在喉间翻涌,那些连名字都叫不上的偏方,构成了我童年最深刻的记忆。更令人痛心的是,每次的医治使我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为了扛起家庭的重担,为我筹措医疗费用,父亲不得不背井离乡,踏上外出打工的漫漫长路。母亲则一人挑起生活的大梁,每当看到父母疲惫的面容与日益增多的白发,一股难以言喻的愧疚与决心便在我心中生根发芽——我立志成为一名医生,不仅要为患者驱散病痛的阴霾,更要在家人需要时,成为他们坚实的依靠。
高考填报志愿时,这份炽热的初心指引着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医学专业。然而,面对临床工作中直面病患痛苦的挑战,生性胆小的我,最终选择了医学影像学这一幕后专业。但我深知,影像诊断同样是生命的守护者,每一份精准的报告,都承载着患者的希望与家庭的幸福。带着这份对医学的热爱与救死扶伤的使命,我满怀憧憬地踏上了从医之路。
在贵州医科大学八年求学时光里,我如同海绵一般,贪婪地汲取着医学知识的养分。解剖课上,我专注于每一根骨骼的形态;影像诊断报告室里,我仔细辨别每一处细微的病变;内科课上,我认真听讲老师的深入分析。我深知,医学知识浩瀚如海,每一个诊断结论都关乎患者的生命健康和临床医生的治疗决策。作为临床医生的“眼睛”,我们的责任重于泰山。因此,我始终以最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门课程、每一次实践操作,力求将每一份报告做到尽善尽美,不出一点纰漏。
凭借着不懈的努力与对医学的执着,我多次荣获国家优秀奖学金、励志奖学金,本科毕业时被评为贵州省优秀大学毕业生。因专业成绩优异,本科毕业时我获得了推免研究生的宝贵资格,得以深入钻研核医学领域。研究生阶段与三年规培的交织时光,是汗水与泪水交织的岁月。繁重的学业任务、高强度的临床工作、绞尽脑汁的论文撰写,常常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但每当感到疲惫不堪时,想想父母的辛勤支持、想想老师的谆谆教诲、想想患者的期盼的眼神,心里便如同一道闪电,照亮我前行的道路。我在心中不断为自己加油鼓劲:“小春,你是最棒的!”就这样,在自我激励与艰难跋涉中,我终于顺利完成学业,为从医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成长历程:历经挑战与成长
研究生毕业后,我与爱人携手,满怀对未来的憧憬,来到了他的家乡—一个有着“21°的城市”美誉的瀑乡安顺。2021年7月,当我正式踏入安顺市人民医院的大门,心中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激动于自己终于实现了成为一名真正医生的梦想,忐忑于担心自己经验不足,无法胜任这份神圣的职责。但我明白,恐惧与退缩无济于事,唯有不断学习、积累经验,才能在医学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初到核医学科,我仿佛置身于一片陌生的领域。当时,科室仅开展了门诊与部分体外分析业务,影像与治疗板块近乎空白。望着空荡荡的设备间,我心中满是迷茫与无助,不知道科室何时才能发展壮大,自己又何时才能将所学知识真正运用到实践中。
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人生中的良师益友团队—一个朝气蓬勃的团队,一个积极进取的团队,同时也是一个爱心满满的团队。有踏实工作而不善言语的“龙哥”,有工作敬业和家庭美满的王老师,有经常关心我家庭的吕老师,当然还有我们科主任,一个笑容可掬,同时积极学习和工作的领路人。在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迈出了成长的步伐。从了解实验室工作到熟练掌握各种操作,从对核医学片面知晓到深入学习这门具有挑战性的科学。特别是我们主任,他手把手地带我坐诊,从甲状腺疾病的专业知识,到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再到复杂病例的处理经验,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曾经,面对患者时紧张得结巴脸红、不知如何诊断的我,在一次次实战中逐渐成长。如今,我已能从容地与患者交流,凭借专业的知识和耐心的态度,赢得了患者的无数好评与认可。我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仁心仁术的深刻内涵。4年从医之路虽然很短,但团队给我按下了“加速键”,让我有了进入“快车道”的机会。
时光不负有心人。今年,科室迎来了 人心的好消息——期盼已久的SPECT/CT即将安装运行。这不仅是科室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意味着我们将从单一的检验科室,逐步转型为集检验、影像、门诊、治疗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


从医感悟
新的机遇伴随着更高的要求与更重的责任,我深知,唯有不断拓宽知识边界,提升专业技能,才能与科室同事并肩前行,以更全面的诊疗能力,为患者带来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在未来的从医之路上,我将始终怀揣初心,在守护生命健康的征程中,书写我们医者的新篇章。
END
编审|肖也
二审|洪波、杨蔚蓝
